【概要描述】2022年以来我国纯碱出口数量逐月增加,月度出口量从年初的十年最低攀升至十年最高水平,仅用了5个月时间。8月份我国纯碱出口数量19.74万吨,同比提升402.14%,较十年均值提升36.93%。1~8月我国出口纯碱125万吨,同比提升130.66%,较十年均值提升17.58%。
过去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纯碱市场规模出现大幅增长:例如玻璃容器的需求不断增加、肥皂和洗涤剂的使用量持续攀升、废水处理行业对纯碱的依赖越来越高、建筑和建设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等等,都是推动全球纯碱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
截至2021年底,全球纯碱产能7200-730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区,具体国家有中国、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乌克兰、罗马尼亚、德国、西班牙、英国、波兰、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国家。
亚洲是纯碱产能最为集中也是产量最大的区域,该区域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北美纯碱产能目前近1390万吨,占全球产能近20%,其中约97%~98%都来自于美国。除美国之外,墨西哥也有少量的纯碱产能分布,约30万吨左右。欧洲是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的发源地,其纯碱生产工艺全部为氨碱法,近两年纯碱产能基本在1400万吨左右,占全球纯碱产能比例超过20%。
需求增长同样惊人。过去十几年,受益于中国、欧盟和美国和这三大经济体前景改善、建筑行业和汽车工业的规模快速增长,刺激了大量玻璃需求,进一步引领全球纯碱消费量出现快速增长。近几年中国、欧洲等地区对新能源板块的大力支持也催生了电动汽车产业、碳酸锂等行业对纯碱产生新的需求增长点。
美国暴风雪导致纯碱出口延迟,美国作为占据全球纯碱产能近五分之一的主产国之一,其国内产能全部来自天然碱。但受2020年疫情影响,美国纯碱年度产量下降至970万吨,较2019年下降17.1%,年度出口量下降幅度也达到18.8%。
2022年伊始之际,美国就遭受了暴风雪侵袭,该风暴横跨近3000公里,给美国中东部的十几个州都带来了严寒、大雪、冰冻等极端气候现象,部分地区积雪超过25cm。受此影响,美国超过30万用户断电,工业生产基本停滞;交通也因暴风雪中断,原材料运输受到严重阻碍。
2017年土耳其卡赞(Kazan)天然碱综合开发项目竣工,该项目设计产能250万吨,建成以后其国内三家纯碱厂家总产能达到530万吨,生产的纯碱主要供出口使用。卡赞项目的建成也使得土耳其一跃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纯碱生产国。土耳其Eti苏打公司以及卡赞天然碱项目又分别在2017年和疫情之后进行了产线扩充,目前土耳其国内纯碱生产总产能接近600万吨左右。
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助推国际市场纯碱价格,中国纯碱优势突出
尽管土耳其纯碱出口受俄乌冲突影响程度相对偏小,但两国冲突也加剧了全球能源价格的大幅提升,以欧洲天然气供需偏紧、价格大幅上涨为主要表现。欧洲作为全球纯碱生产地之一,其产能占全球产能比例22.5%,而西欧地区纯碱产能占全球的比例约14%。
对于欧洲来说,天然气是基础化工品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21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大兴退煤计划,煤炭在欧洲能源结构的占比也快速降至14%,即使如此,欧洲当前的进口煤炭需求也仍有50%左右依赖俄罗斯煤炭。欧洲是氨碱法生产工艺的发源地,而氨碱法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煤炭或天然气提供蒸汽动力,在煤炭能源结构占比下降的基础上,欧洲当地纯碱生产的动力原料多以天然气为主。
至于全球能源价格上升导致的纯碱生产成本增加问题,则既有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也有极端天气的加持,而这两种因素的可预测性较低、影响持续周期较长。这些也都将对国际能源价格、纯碱成本、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持续性的作用。
今年四季度,极端天气是否会导致冷冬出现、全球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是否会再创新高、俄罗斯是否持续中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这些因素目前都尚未有定论。有机构表示,2023年和2024年欧洲面临的能源问题或将更加严峻,而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则国际市场纯碱依旧会面临产能下降、进出口格局变化等挑战,而我国纯碱出口数量也大概率能保持高水平运行。
2022年以来我国纯碱出口数量逐月增加,月度出口量从年初的十年最低攀升至十年最高水平,仅用了5个月时间。8月份我国纯碱出口数量19.74万吨,同比提升402.14%,较十年均值提升36.93%。1~8月我国出口纯碱125万吨,同比提升130.66%,较十年均值提升17.58%。
过去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纯碱市场规模出现大幅增长:例如玻璃容器的需求不断增加、肥皂和洗涤剂的使用量持续攀升、废水处理行业对纯碱的依赖越来越高、建筑和建设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等等,都是推动全球纯碱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
截至2021年底,全球纯碱产能7200-730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区,具体国家有中国、美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乌克兰、罗马尼亚、德国、西班牙、英国、波兰、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国家。
亚洲是纯碱产能最为集中也是产量最大的区域,该区域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北美纯碱产能目前近1390万吨,占全球产能近20%,其中约97%~98%都来自于美国。除美国之外,墨西哥也有少量的纯碱产能分布,约30万吨左右。欧洲是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的发源地,其纯碱生产工艺全部为氨碱法,近两年纯碱产能基本在1400万吨左右,占全球纯碱产能比例超过20%。
需求增长同样惊人。过去十几年,受益于中国、欧盟和美国和这三大经济体前景改善、建筑行业和汽车工业的规模快速增长,刺激了大量玻璃需求,进一步引领全球纯碱消费量出现快速增长。近几年中国、欧洲等地区对新能源板块的大力支持也催生了电动汽车产业、碳酸锂等行业对纯碱产生新的需求增长点。
美国暴风雪导致纯碱出口延迟,美国作为占据全球纯碱产能近五分之一的主产国之一,其国内产能全部来自天然碱。但受2020年疫情影响,美国纯碱年度产量下降至970万吨,较2019年下降17.1%,年度出口量下降幅度也达到18.8%。
2022年伊始之际,美国就遭受了暴风雪侵袭,该风暴横跨近3000公里,给美国中东部的十几个州都带来了严寒、大雪、冰冻等极端气候现象,部分地区积雪超过25cm。受此影响,美国超过30万用户断电,工业生产基本停滞;交通也因暴风雪中断,原材料运输受到严重阻碍。
2017年土耳其卡赞(Kazan)天然碱综合开发项目竣工,该项目设计产能250万吨,建成以后其国内三家纯碱厂家总产能达到530万吨,生产的纯碱主要供出口使用。卡赞项目的建成也使得土耳其一跃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纯碱生产国。土耳其Eti苏打公司以及卡赞天然碱项目又分别在2017年和疫情之后进行了产线扩充,目前土耳其国内纯碱生产总产能接近600万吨左右。
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助推国际市场纯碱价格,中国纯碱优势突出
尽管土耳其纯碱出口受俄乌冲突影响程度相对偏小,但两国冲突也加剧了全球能源价格的大幅提升,以欧洲天然气供需偏紧、价格大幅上涨为主要表现。欧洲作为全球纯碱生产地之一,其产能占全球产能比例22.5%,而西欧地区纯碱产能占全球的比例约14%。
对于欧洲来说,天然气是基础化工品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21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大兴退煤计划,煤炭在欧洲能源结构的占比也快速降至14%,即使如此,欧洲当前的进口煤炭需求也仍有50%左右依赖俄罗斯煤炭。欧洲是氨碱法生产工艺的发源地,而氨碱法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煤炭或天然气提供蒸汽动力,在煤炭能源结构占比下降的基础上,欧洲当地纯碱生产的动力原料多以天然气为主。
至于全球能源价格上升导致的纯碱生产成本增加问题,则既有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也有极端天气的加持,而这两种因素的可预测性较低、影响持续周期较长。这些也都将对国际能源价格、纯碱成本、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持续性的作用。
今年四季度,极端天气是否会导致冷冬出现、全球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是否会再创新高、俄罗斯是否持续中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这些因素目前都尚未有定论。有机构表示,2023年和2024年欧洲面临的能源问题或将更加严峻,而这些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则国际市场纯碱依旧会面临产能下降、进出口格局变化等挑战,而我国纯碱出口数量也大概率能保持高水平运行。